http://www.whdi.gov.cn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关注 > 武汉 >
【作风建设在行动】
市发改委负责人回应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武汉集中供热争取5年翻一番
发布时间:2021-06-21 09:22  来源:长江日报   

直播访谈现场。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

作风建设在行动——大力开展“六项治理”,加快打造“五个中心”。6月17日9时30分,“六项治理”助推全市重点工作系列访谈暨上线答网友问活动举办第三场,市发改委及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做客长江日报直播间,接受访谈并在线答问。

今年,全市结合“六项治理”工作,重点治理放管服改革、项目落地、惠企政策落实、容缺审批后跟进监管、土地规划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黑臭水体和劣V类水体治理、工程款兑付、建筑工地管理、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重点工作中存在的庸、懒、散、慢、乱、浮等作风问题。其中,项目落地、惠企政策落实责任单位为市发改委。

直播访谈现场,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如何结合“六项治理”做好重点工作,作了承诺。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开展督促检查工作情况。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新华说,市发改委党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形成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时限,确保“六项治理”工作查深查实、改出实效。

根据职能职责分工,抽取15名业务骨干,分别成立项目落地、惠企政策落实两个整治工作专班,以机制不健全、审批“慢一拍”、推进不到位等3个方面为重点,统筹协调各区、22家部门同步推进整治。

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吴洪波说,派驻纪检监察组第一时间提醒党组负责人亲自抓,将“六项治理”工作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敦促市发改委履行牵头职责,抓好统筹调度。

督促开展自查自纠,发现惠企政策落实方面问题33个、项目落地问题50个;通过对市长专线、武汉城市留言板、“双评议”、举报信箱等渠道梳理,发现市发改委存在作风方面问题4个;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到单位、基层、企业、项目工地开展明察暗访,发放问卷调查206份,发现问题、收集意见和建议共16条。

直播访谈现场,访谈嘉宾剖析“六项治理”典型问题,并回应网友反映的问题。

【案例剖析】

协调高压杆线改迁一举两得

高压杆线“挡”住项目落地

持续协调推动迁改完成

医药企业项目用地受两条高压杆线制约,无法开工,怎么办?直播访谈现场,市发改委投资处处长洪文胜剖析这一典型问题,他表示,经过不懈努力,高压杆线改迁成功,不仅让医药企业项目开工,更释放了光谷生物园城沿线大量土地资源,一举两得。

武汉光谷一家医药企业基地项目,选址神墩五路以南、光谷八路以西,净用地面积约52.4亩,计划打造妇产科产品上市公司总部,建立妇产科产品群运营中心及研发中心,建设高端妇科医疗设备生产基地。2019年9月6日,该企业与东湖高新区规划局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计划2020年9月6日前开工。

洪文胜说,该项目用地上存在“凤冶”“凤花”两条220KV高压杆线需迁改,管线迁改涉及单位众多、协调量大,是项目落地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具体实施中,迁改须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长期规划,避免二次搬迁。迁改路径涉及多处交叉跨越,需供电部门进行专业安全评估。经过多次论证、反复协调,最终确定方案。此外,迁改协调工作量大,涉及多家单位。高新区建立了生物办、企服局、区电网建设指挥部等多层级的协调机构统筹推进。

在市发改委的持续协调下,经过不懈努力,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全部迁改工程,项目正在进行规划方案设计,预计6月正式报审,9月正式开工。同时,两条高压杆线除解决项目用地外,还释放了光谷生物园城沿线大量土地,节约了用地成本。

惠企政策宣传不够

党建指导员走进企业“包打听”

惠企政策企业知晓度不高,部分实施细则出台滞后,如何提升?直播访谈现场,市能源局专职副局长王永胜剖析了这一典型问题。

王永胜说,按照“六项治理”的要求,市发改委拟定了《2021年惠企政策落实重点整治的工作方案》,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此次整治范围是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的市直各部门出台的,截至2021年底有效的惠企政策文件。

5月下旬,市发改委召集了涉及不同行业的16位企业家代表座谈惠企政策落地情况,各企业家围绕享受惠企政策情况、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作了交流。

经过调研发现,存在惠企政策宣传不够、部分政策实施细则出台滞后等问题。

针对政策宣传手段单一、企业获知政策渠道不广的问题,市发改委会同市委组织部搭建了“江城红领驿站”集聚区线上服务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共发布市级各类惠企政策文件近百件,建立了市级部门惠企政策发布机制,及时为全市30个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提供最新的惠企政策文件查询,为园区企业全面获知惠企政策打通新渠道。

针对部分政策实施细则出台滞后的问题,市发改委拟在6月份对全市今年出台的新惠企政策实施细则出台情况进行全面清理,督促各部门抓紧对现有政策实施细则进行再梳理、再细化、再完善,达到惠企政策加速落地,确保企业及时享受优惠见实效。

“江城红领驿站”搭建以后,不少商户感到了真真切切的便利。

张颖是硚口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集聚区的党建指导员,她在走访集聚区的商户时,不少商户反映,平时办营业证照不方便,集聚区没有设办事点,每次办业务,都要去区政务中心,希望能就近办理。

张颖向红领驿站反映后,硚口区行政审批局专门回电向其介绍,3月底,汉正街的农业银行武汉江北支行刚刚设置了营业执照智能审批设备,可方便汉正街品牌服饰批发广场、汉正广场、军威塑料市场、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等市场的个体工商户就近办理营业执照。该局还向其介绍了政务网站的办理途径。张颖将这些信息告知商户,商户连连点赞。

【网民回应】

武汉今年基本实现5G市域全覆盖

武汉城市圈如何交通互通互联

回应:正研究市域铁路提速

推动武汉城市圈发展,交通互通互联很重要,未来,城市圈的城市之间通勤如何更方便?直播访谈现场,针对这一网民提问,刘新华作出回应。

直播访谈期间,网友在直播间聊天室内提问:武汉城市圈建设方面,今后是不是会有更多地铁实现武汉与周边咸宁、黄冈、黄石等地的互通?

刘新华说,轨道交通分四个层级。第一个是远距离城市之间的,例如武汉到广州,全程4小时,距离远,速度快;第二个是近距离城市之间的,例如武汉到长沙,全程2小时,用时短;第三个是武汉和周边城市,例如武汉城市圈,1小时层级,就是市域铁路;第四个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就比如武汉内部的地铁。

“严格意义上讲,出了武汉市范围,就是第三层级的市域铁路。”他介绍,市发改委正在研究市域铁路建设,目前前期已经建成了4条,包括武咸、武黄、汉孝、武冈铁路。目前,正在研究市域铁路提速,大约160km时速,站点间距3km,大站点,经济性高。“我们希望通过市域铁路,更好地协同拉动城市圈发展。”

武汉能否进一步推广集中供热

回应:争取5年内供热面积翻一番

武汉今后是否会更大范围推广集中供热?直播访谈期间,针对这一网民问题,王永胜作出回应。

集中供热,一直是市民比较关注的事情。近期,有市民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咨询,武汉会不会更大范围推广集中供热。

王永胜说,目前,我市集中供热共覆盖建筑面积1653万平方米,集中供热受益人口约35万人。

王永胜表示,目前,主要从几个方面推进集中供热。在青山区利用青山电厂、武汉电厂余热做试点;利用武汉市及周边热源供热管网能够覆盖区域推进集中供热;利用湖泊水、江水等资源采取热泵供热方式;局部区域建设热源,推进集中供热。

“争取5年内,把武汉市供热能力、供热面积翻一番,再用5年时间再翻一番,达到800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面积。”王永胜说。

武汉5G基站建了多少

回应:今年基本实现市域全覆盖

武汉市5G基站建设情况如何?直播访谈现场,针对这一网民提问,刘新华作了回应。

直播期间,有网民在直播间聊天室内提问,5G这些年发展很快,请问目前在武汉有哪些应用场景,什么时候能实现5G全市城乡覆盖?

刘新华说,我市在新基建方面专门组建了专班。新基建中,5G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基础设施。

去年,全市已建立了2万多个5G基站,计划到今年底,累计建成5G基站突破3.5万个。“按照我们的计划,‘十四五’期间,我们的5G布局会走在全国前列。”

针对其他网友在直播间聊天室内提出的同类咨询,市发改委表示,6月4日,我市发布了271个数字经济应用场景,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5G、工业互联网、北斗与卫星互联网等五大技术。在5G领域,我市已实现三环内连续高质量覆盖和远城区重点覆盖,拟发布45个5G应用场景项目,涉及医疗、交通、旅游、能源等领域。预计今年,我市将基本实现5G市域全覆盖,中心城区深度覆盖。

长江日报记者杨荣峰 孙笑天 通讯员武治庸办

版权所有:中共武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武汉市监察委员会 鄂ICP备1602025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976号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后湖大道新益街1号 邮编:430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