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di.gov.cn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关注 > 武汉 >
长江日报评论直播直面民生问题 为民服务,要弄清楚“看谁的脸色”
发布时间:2019-12-27 08:53  来源:长江日报   

 

  26日晚,聚焦电视问政期末考,长江日报继续开设评论直播。图为长江日报评论员李尔静(左)和华智超进行在线实时评论

  长江日报记者王海 摄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问题有时候看上去都是“小事”,但这些“小事”稍微不注意,都可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大麻烦。服务民生,就要事无巨细,关心到边边角角,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事情办不好,不能怪机器 

  我们实行人脸识别、24小时政务服务,原本是为了便民的,怎么反而还给老百姓添麻烦了呢?归根到底,还是没有把服务群众摆在首位,而是把“互联网+”变成了完成任务、表现成绩,应付考核,这不仅偏离了公共服务的初衷,还可能滑向形式主义。

  短片中,不少工作人员将事情办不好,推给了机器有问题,机器可不背这个“锅”。机器的背后是什么?仍然是人,是公共服务部门。技术要惠民,关键还要靠人来落实,问题能不能解决,事情办不办得好,要看为民服务意识真不真、强不强。守住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奔着初心去,很多问题都不会再出现。

  民生服务,眼睛不能向上看 

  小区智慧门禁,领导刷脸能进,群众刷脸就不能进,这简直就是“行为艺术”。为民服务是看领导脸色,还是看群众脸色?是为民服务,还是为自己的成绩服务?是为好看、指标服务,还是为好用、便民服务?

  民生服务,眼睛要多向群众看,多和群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如果遇到问题的是领导干部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家人,你会希望怎么解决?如果能这样对待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很多民生难题就没有那么难了。

  民呼我应,“应”不是应付 

  武汉正在建立完善“民呼我应”机制。为民服务,有了很大的进步。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应”,不能简单理解为回应、应对,更不是应付,关键是要积极响应,不断向“呼”靠拢,推动问题的解决。

  军运会让武汉城市治理上了一个新台阶,武汉和过去已大不一样,市民对城市治理也提出了新的期待。大武汉之大,不应只是市域面积之大、人口规模之大,更应是卓越之大、精致之大、精细之大、人文之大。

  长江日报评论员李尔静 华智超

版权所有:中共武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武汉市监察委员会 鄂ICP备1602025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976号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后湖大道新益街1号 邮编:430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