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di.gov.cn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关注 > 全国 >
追梦故事 | 刻刀下的艺术人生
发布时间:2019-04-08 09:0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17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公布了首批“大国非遗工匠”名单,重庆市大足区的民间艺术家刘能风榜上有名,此前他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等殊荣。

  刘能风曾是一名杀猪匠,靠自学成为民间艺术大师,尤其擅长石刻雕塑。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在他的手中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由于雕刻过于逼真,他的作品甚至曾被海关部门当成“文物”暂扣。如今刘能风已年过六旬,细数来时路,他依然激情澎湃。

  放下“屠刀”拿起“刻刀” 

  大足石刻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1999年12月,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刘能风的老家就在北山,山上石料丰富,土地贫瘠。16岁那年,为挣钱养家,他成了一名杀猪匠,每天晚上杀猪,凌晨4点挑着200多斤猪肉,步行1个小时山路,进县城售卖。这样的日子一度让刘能风感到困倦,他一直渴望能有一门比较“风光”的手艺。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大足石刻旅游的日益兴盛,很多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喜欢上了大足本地人用石料雕刻的各种纪念品。有一次,刘能风上前打听得知,一个拳头大小的石像居然能卖30元,雕刻精美的甚至能卖到一头猪的价钱。

  刘能风发现了其中的商机,而这也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风光技术活”。为了能够掌握石雕的要领,他住进岩洞,一笔一划地练习、模仿。虽然经历了无数失败,但胜利的曙光最终还是照了进来。

  半年之后,刘能风的第一件作品——小观音,终于从一位外国人手里换回来一张10元兑换券。同时,这名外国人还送给了他儿子一个小红包和一支笔。

  “这张纸能换18元钱,可以买20多斤猪肉哟!”当他把这张兑换券的价值告诉妻子的时候,妻子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遇“伯乐”川美“进修” 

  旅游有淡旺两季,人生也有淡旺两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

  1984年7月,在旅游淡季之时,刘能风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也走进了人生的旺季。

  在广西省桂林市一街角摆摊卖石雕的时候,他的摊子迎来了两名特殊的顾客——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工厂厂长舒湘渝和重庆市城市雕塑办公室主任袁友河。

  “小伙子,你愿不愿意到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工厂工作?”观察几天之后,慧眼识珠的舒湘渝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因为,他不希望这样的“雕刻苗子”流落街头。

  听到“乡音”,刘能风倍感亲切。在详细了解了两名特殊顾客的身份和来历后,他放下每天能挣60元的地摊生意,愉快地答应了。

  在雕塑工厂工作的7年里,刘能风除上班时间外,闲暇时间几乎天天晚上都泡在厂房里苦练技艺。

  经过刻苦练习,他很快从众多雕刻工人中脱颖而出,先后参与了南宁市革命烈士纪念碑、牡丹江市《八女投江》和重庆市《贺龙同志与运动员》《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等雕塑的制作。

  1988年,他还参与了红军长征纪念碑的制作,在高原地区雕刻红色花岗石,很快他的技艺突飞猛进。

  点石成金出国门 

  幸运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2年,家乡大足为发展旅游业,成立大足石刻艺术品公司,邀请刘能风回乡负责技术指导。

  当年10月,刘能风以每年上交4000元利润的形式承包经营了大足石刻艺术品公司。

  自己当老板,刘能风开启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他招聘了10余名能工巧匠,精雕细琢,公司很快有了起色。

  1999年,刘能风在完成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巴渝园”石雕制作任务后被重庆市园林局相中,推荐去美国西雅图市西华园雕刻浮雕。

  初出国门,刘能风激动不已。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让外国人见识一下咱们“大国工匠”的技艺。

  在西华园的草坪上,随着刘能风手中的刻刀飞舞,一块块石头上的流水、花草、飞鸟,逐渐活灵活现,令现场的西雅图市民无不啧啧称奇。

  出国归来后,刘能风感触颇多,他分析认为,要想在石雕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绝活”。

  怀着这个想法,刘能风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始走上了研发创新的道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数年的寻找、探索、实践,他们找到了大足石刻造像最适合的材质——紫袍玉。用紫袍玉雕刻的观音等造像,格外晶莹剔透,备受消费者喜欢。

 

  图为刘能风在观摩创作的作品。

  2002年,刘能风雕刻的《媚态观音》获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金奖;2006年,刘能风雕刻的《千手观音》获中国文联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共同主办的“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8年,刘能风雕刻的《玉印观音头像》,获中国农民艺术展精品奖……

  一时间,各种奖项如雪片般飞来。

  让工匠技艺代代相传 

  一生专注于一件事,除了执着,还有一份责任。30年来,在无数的荣誉和奖章前,刘能风似乎一点也没受到外界干扰,继续“沉浸”在石雕设计与制作中。

  为雕出自己满意的神韵,他曾砸坏无数个亲手制作的“不达标”作品。他说,“我这辈子就迷着这点事,每个细节都不愿放过。”

  2009年,他被确定为大足石刻第十六代传人。重庆市政府帮助他成立了“刘能风石雕石刻工艺技能专家工作室”。在这里,他带领徒弟们雕刻了无数件创意产品,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梦想。

  “我这一生带过近300个徒弟,每个徒弟都是能工巧匠。”刘能风说。如今,最令他得意的3个徒弟已成为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

 

  图为刘能风在指导弟子创作。

  刘能风对徒弟要求很严格,即使在很多内行人看来,作品已经很完美了,但他总能“鸡蛋里挑骨头”。因为年过花甲的他,希望早日有人继承“衣钵”。

  “我是幸运的,既是大足石刻的底蕴哺育了我,又是改革开放的时代造就了我,更是雕塑界众多德艺双馨的老师和前辈助我实现了梦想。”刘能风说,现在他身上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就是将大足石雕传承下去。

  这份责任与他的初心和梦想深刻联系在一起。在他的带动下,大足区的石雕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富有竞争力的特色发展路子——大足区职教中心的石雕专业每年都会培养上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石雕专业人才;大足区的石雕从业者近2万人,每年创造产值达2亿多元;大足区的宝顶、北山均形成了石雕商业特色街,各种石雕产品琳琅满目……(本文由网友涂尧提供 曹静静整理)

版权所有:中共武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武汉市监察委员会 鄂ICP备1602025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976号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后湖大道新益街1号 邮编:430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