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关注 >武汉
《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不获全胜不收兵 来自武汉纪检监察干部的家书
发布时间:2020-04-03 08:4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从“全面阻击”到“精准防控”,从“按住暂停”到“恢复重启”,历经三个多月生死拼搏的武汉,正伴随着春天的脚步苏醒过来。自然界的春天是等来的,一年四季循环往复;人类社会的春天则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脚步永远向前,驱赶病毒、防止反弹、复工复产,我们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起展开几封来自武汉纪检监察干部的家书,感受这座英雄城市的力量与希望。

▲周继光(左一)督导护送医院最后一批感染职工康复出院。胡小梅 摄

▲杨毅(左二)和同事到鱼塘收鱼,帮助村民销售滞销鲜鱼。杨建平 摄

  揣着药盒坚守一线

  老周同志:

  转眼间就到三月底了,这是你离开家人,在第五医院前线工作的第70天。先跟你汇报一下家人的情况:我作为你的老同学、老恋人、老爱人,一切安好。女儿、女婿正着手准备复工事宜,不要担心。外孙女又长大了,她给你画的画,写的信,你肯定都收到了。总之,家里一切都好,不要太担心我们。

  ……

  你是太负责的老同志,你说你不能回家,因为大家都还在战斗。“我就睡办公室沙发,晚上还要督报数据,你安心休息。”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见你黑眼圈和眼袋都“生”出来了,一定没有好好休息。我有时也会担心地问你:“老周,你怕不怕?”你总笑着安慰说:“怕,怎么不怕?但是患者需要我们、职工需要我们、医院需要我们,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还是纪检干部,我就要冲到大家最需要的地方去。”

  明天就是4月份了,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我知道,我们离胜利不远了,老周,这辈子,我以你为骄傲,家人以你为骄傲。

                                                你的老伴

  这封家书的作者名叫张艳芳,信中被她称为“老周同志”的,正是她的老伴,武汉市第五医院纪委书记周继光。收到这封家书时,他已经在第五医院坚守了70多天。

  1月23日,武汉市第五医院作为定点发热门诊面向全市首批开放,一时间,门诊爆满,急诊科一度面临“崩溃”。直到现在,周继光回忆起那段日子,对当时那种着急、焦虑仍印象深刻。“‘干着急’没有用,我们必须去一线支援。”他带领院纪检干部们全部下沉门诊。

  工作中,周继光时常叮嘱身边的年轻同事:“你们还年轻,一定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而他自己年近六旬,有糖尿病、痛风等基础疾病,每天必须服用各种药控制病情,恰是此次病毒袭击的“高危人群”。周继光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揣着药盒带领大家坚守一线。

  生与死的火线上分秒必争。医院的同事们常常有家不能回,周继光便将临时安置的休息房间让给同事们,自己在办公室打地铺。每天查看门诊数据、了解全院职工就餐情况、查看安保力量……事无巨细,等到忙完各种工作,看到已经凉了的盒饭,他才下意识地摸出口袋里装着不同药丸的塑料盒,想起老伴的提醒:饭前吃药才有效果。

  日日夜夜、风风火火、忙忙碌碌,希望之光、胜利之光,就这样一点一滴从最初的慌乱和暗淡中出现:近来的武汉,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出院潮”。3月3日起,武汉市第五医院的170多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开始陆续被转送去康复隔离。周继光坚持现场督导护送工作,看着一批批患者拎着行李排队坐上了专车,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春天,真的来了。

  你眼里闪烁着最美的光

  亲爱的妈妈:

  ……

  你经常给我讲工作中遇到的事情。比如,督导巡查道路封控,发现围栏被拆及时组织人员修复;协调帮助一家商店老板取得疫情期间的经营资格,帮他解决生计难题,同时解决了附近老人不会团购的难题;给一个家庭分别入住方舱和隔离点的服务对象做心理疏导,帮他们走出恐慌;一个人拖了6箱活鱼,爬了3个门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家每户……每次听你给我讲这些经历时,我都觉得你眼里闪烁着最美的光。妈妈,你是我最好的榜样!

  妈妈,你千万不要让自己太劳累,我还等着你送我上武钢三中、送我进武大校园呢!已是春暖花开时,你的病会慢慢好起来的,我们家会越来越好,武汉也会越来越好,我们一起加油!

                                               爱你的恬恬

  这封家书是武汉市青山区冶金街纪工委专职委员周红的女儿写给她的,信中充满女儿对母亲的爱与敬。

  3月4日晚,周红收到了社区居民刘敏的求助短信:“周姐,我爸爸确诊住院,我和姐姐分别在隔离点,妈妈快70岁了,一个人在方舱医院,情绪非常差,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别担心,把妈妈的电话发给我,我跟她联系。”想着向她求助的这一家人,周红心绪难平。作为子女,刘敏的焦急她将心比心;作为母亲,刘敏妈妈的担忧她感同身受;而作为病人,她太理解被死亡恐惧笼罩的痛苦——周红的父亲是癌症患者,2013年,她也被查出肝癌晚期,七年来,先后接受了大小几十次治疗,每次都是一场闯关。

  “当时医生说我活不过两个月,我不敢难过,积极接受治疗。现在七年过去了,我还活着呢……”3月5日一早,周红拨通了刘敏母亲的电话,聊起了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身体,周红之前很少跟外人说,但在这个特殊时期,与疾病斗争的故事却可以鼓舞一个丧失信心的家庭。

  在周红的安抚下,刘敏母亲决定积极接受治疗。刘敏既感激又感动,表示等疫情过去了一定要给周红送一面锦旗。周红很开心:“锦旗就不用了,到时候发我一张你们的全家福就好。”

  每个人都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然而周红却一直在拓宽自己生命的宽度。作为冶金街疫情督查小组的成员,周红每天要深入社区了解防疫工作的进展、困难和诉求。春节期间,考虑到周红的身体状况,街道没有安排她值班,但她却主动要求参与值班。大年初四的夜班,她带着止疼栓来到值班室,热线电话从晚上7点一直响到凌晨2点。对一般人来说,一夜的工作坚持一下就过去了,但对周红来说却并不容易——她的左肋肋骨病理性骨折,器官与关节疼痛不止,全靠止疼栓缓解。

  大年初五早上交完班,周红立马又投入到督查工作中。同事十分心疼,劝她回去休息,她摆摆手:“多活一天都是赚的,大家已经很照顾我了,我想多干一点,就算能发挥一点点作用也好。”

  每位武汉人,如同钻石的一个切面,在这个寒冬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周红的精神感染了身边人,疫情防控期间,冶金街全员在岗,全街设置31个封控点,每天开展督查。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春日已至,离武汉人民回归正常生活的日子又近了一步。在周红挂点的悦达社区门口,经历了一整个孤寂冬天的露台上,已经开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黄色小花。

  下沉干部的三个好消息

  亲爱的欢欢:

  爸爸要告诉你三个好消息!

  第一个是我下沉帮扶的黄家墩大队昨天被评为“无疫情村(队)”了!这里的病毒被打败了,村民们都很安全。第二个好消息是今天一位村民给我们送了一面锦旗,之前爸爸和同事们帮助了一名突发疾病的老人,现在老人病好转了,家属专程来感谢我们。第三个好消息是你今天晚上又能吃到新鲜的鱼了!爸爸和同事们今天又帮村民们卖出了十万多斤鱼,其中有一车鱼就是运往咱们家小区的。你不是问爸爸“下沉干部”是不是要沉到水里去吗?最近爸爸真的“沉到”水里去了,还捞起来好多鱼。你看爸爸厉不厉害?

  ……

  有几次深夜十一点,你发来视频说想爸爸。爸爸也想天天陪着你,但病毒还没完全被打跑,防控还不能松懈,还有几十万斤鱼没卖出去……看到了吗?武汉的春天已经来了,爸爸要和大家一起打好武汉最后的保卫战,你放心,爸爸很快就会回到你的身边。

                                                   爱你的爸爸

  “口罩不离口、通风常洗手,坚守!嗨!坚守!”这带着浓浓乡音的土味宣传口号是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纪检监察干部杨毅自编自录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后,杨毅和同事下沉到汉南区东荆街黄家墩大队开展工作。

  “大队85%以上的村民是中老年人,我们刚来的时候,很多村民对疫情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回忆起下沉之初的日子,杨毅依旧历历在目。他和同事们每天一家一户走访,除了摸排家庭人员在户情况、发放防护物资,还要跟老人们普及防疫知识。碰到年纪大的公公婆婆,他总是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正确佩戴口罩,电子体温计怎么用,消毒水怎样正确配比,一次又一次耐心叮嘱他们戴好口罩、勤洗手、多通风。

  “既然下沉,就要扎扎实实沉下去,为村民排忧解难。”除了走访摸排、卡点值守,面对封闭管理带来的生活困难,杨毅和同事们又当起了村里的代购员、快递小哥。“老人们大都不会上网,生活物资我们是电话统计、集中代购。大队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多,有的老人说不清楚是什么药,我们就一家家跑,把药名、规格登记,代买一次后就知道了……”干部们的付出,村民们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

  进入3月,黄家墩大队养殖户已经成熟的几十万斤鳜鱼出现积压,需要尽快销售出去,这成为了杨毅和同事们的新任务。他们开始尝试为村民联系各种销售渠道。“做好防疫的同时,生产也不能断,这都是村民们的生活来源。”他们知道,几十万斤鱼背后是一个个期待重启的家庭。武汉的交通逐渐恢复正常后,村里的鱼被运往各大商超、市场。

  3月31日,国新办在武汉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指导组表示,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就在前一天,杨毅所在的黄家墩大队也被评为“无疫情村(队)”,他高兴地给儿子写下一封家书。

  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这样写道:“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现在,当我们致敬那一位位坚守一线的逆行者,当我们终于迎来久违的烟火气时,感受到的,正是来自同胞手足的“雄健的精神”,来自强大祖国的“雄健的精神”。

  苦难中孕育着希望,伤痛中迎接着新生。英雄的武汉人民如今正和他们英雄的城市一起,慎终如始、再接再厉,书写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的答卷。(本报记者 郝思斯)

 
无标题文档
版权所有:中共武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武汉市监察委员会 鄂ICP备1602025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1976号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后湖大道新益街1号 邮编:430013
  All Rights Reserved.